2012/1/31

朴惇之

莊憲王四年九月丙辰初二日

正憲大夫檢校參贊議政府事朴惇之墓誌 

錄自李行騎牛集

公字季信。初諱啓陽至正壬午正月初曰。生于松都乾川里私第。氣宇淸秀。母。高麗侍中文正公台鉉也。世閥高峻。規矩冠一時。生長熟習。訓子有方。況大匡公之嚴厲乎。公之涵養成就。固非他人所可及。至正庚子。魁進士。十月。策第丙科七人。壬寅五月。拜文睿府丞。癸卯五月。爲承奉郞、典醫注簿。甲辰七月。移考功郞。十二月。移儀佐郞。玄陵一見遂器之。欲置現用。命行政色小卿。乙巳七月。改軍簿佐郞。丙午十二月。陞通直郞、考功正郞、藝文應敎、知製敎。丁未十二月。改軍簿正郞、藝文知製敎。戊申十二月。陞奉善大夫、內書舍人、知製敎。己酉十二月。加奉常大夫。餘如故。洪武辛亥十二月。陞祕書監。階中正大夫。嬖臣受讎人重貨。浸潤於君側。被公以修之名。晦迹泉石。及車裂。始得昭雪。戊辰冬。韓山君爲使。公以押物官赴京師。館餼待遇。特異前日。國初。冠尙陸梁。侵擾海邦。太祖欲遣候使於日本。難其人。公售是選。戊寅三月。發東萊海雲浦開帆。屈膝告天曰。果若昔日負謗之言。惟辱王命。必葬於魚腹中。風順海道。無少滯塞。下岸入國。奉傳辭命已。大將軍與大內殿見公風儀灑。聽公言辭懇惻。甚愛敬之。大內殿請大將軍勤王。出號治兵。親率討賊。斬首五百餘級。建文己卯五月初五日復命。仁德殿喜甚厚賜。擢公通訓、判殿中。所以之也。自是無竊發之警。而沿海之氓。按堵稍如舊。十二月。改判奉常寶文閣直提學。庚辰七月。爲嘉靖大夫、檢校漢城尹、寶文閣學士。兼判典醫寺事。壬午四月。爲嘉善大夫、刑曹典書。五月。入承樞府。嘉靖大夫、提學兼判軍資監事。太宗命爲謝恩使到遼東。路梗還來。九月。轉恭安府尹、修文殿提學兼判軍資監事。吾道里吾郞哈吾狄哈等若干人受天朝爵命。往來國家。受賚歲虛。間或潛入我疆。殺害人口。虜掠而去。上命將討之。理宜奏聞。庚寅四月二十九曰承命。月十五日到北京。帝親北征。皇孫曰。宜啓南京。七月十五日。達臺城。十七日。皇太子殿下厚廩。二十日。命部開宴慰。二十一日。詣闕謝恩。賜依三襲。親問之曰。車駕已還。回當奏達。二十二日辭行。八月十五日到燕都。帝在便殿。特召見之。奏事畢。賜以顏色。初選入權妃。公之親侄之子。二十日。恩旨許私覿。治具極品。道平昔乃出。是日。賜馬二匹。白一百彩帛色十匹。絹子十五匹。晦曰。陛辭就道。命內使太僕卿黃儼餞郊外二十里。及復命。上感悅焉。九月。有資憲檢判漢城之報。時東北亭障嚴刁斗之擊。辛卯八月。陞正憲大夫、檢校參贊議政府事。公之孝誠忠信。出於天性。養親廬墓。盡終制。年未冠。精舍讀書。有美欲私之。公閉戶納。奉使日本。固非可以必期。果得和好。禁遏暴橫。奏對帝廷。事且測。仰使天威霽而聖澤覃被。雖曰恩威之及與忠誠之格。公若誠。則焉能感動遂之如此哉。時之所賴者大焉。惜乎盛年仕宦可記者傳也。平生無疾言遽色。涉歷代洎前朝之故實。鉤引貫穿。聰明過人。詩篇又有名。而尤忘。故要當乞骸也。親舊皆以爲可。公曰。年至八十。拜掃先塋。待盡置骨松柏之側。此吾所願也。決然南歸。及疾作。料理後事。無少備。果踐其言。此終始大略也。壬寅九月初二日。卒於密陽府雙溪書舍。閏十二月初七日。葬于府之西守山九明洞。祔先公兆也。室南陽洪氏。牧使萬龍。先公下世。一子二思齊。版圖摠郞。先娶孫中郞將仲堅生一男。曰仁敬。娶前長鬐縣事辛濟孫氏歿。後娶左尹生一男。曰仁孝。幼。長監務吳淑。二男三適訓鍊觀錄事義山。季適全州府尹鄭耕。二男四旋善郡事金爲民、郡守忠民。男。府使。娶前監務孫寬。副司直。孽子。其詞曰。
惟孝爲百行之首乎而。惟忠是一心之府乎而。艱無方而供職乎而。事盡巳以迕乎而。審行藏而安時乎而。明利害於去取乎而。人知其所以乎而。自率循其規矩乎而。奏帝庭而恩永濡乎而。諭桑域其功益樹乎而。昔江海之郡懸乎而。倭充斥以交牛乎而。殺戮遺雞拘乎而。暴戾奚啻豺虎乎而。守玄官以怚處乎而。鬱喚咻其風雨乎而。玆煥炯之聲光乎而。出仁義之性土乎而。宜子孫之純乎而。諒簠簋之有主乎而。忽飄然以知歸乎而。彼雲霄之一羽乎而。遂祔先公之兆乎而。蒼蒼九明之松塢乎而。伊淸風之穆如乎而。共山水以終古乎而。
永樂二十二年甲辰八月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